掛面廠生產流程和具體工藝介紹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9 18:56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原料和輔料 1、面粉 掛面生產用粉的濕面筋含量不宜低于26%,最好采用面條專用粉,并經"伏倉"處理(指新磨小麥粉在粉倉中存放一段時間)?! ?、水 我國對制面水質尚未作統一規定,一般應使用硬度小于10度的飲用水?! ?、添加劑 面質改良劑主要有食鹽、增稠劑(如羧甲基纖維素鈉、古爾膠、魔芋精粉、變性淀粉)、氧化劑(如偶氮甲酰胺、維生素C)、乳化劑(如單甘酯、蔗糖酯、硬脂酰乳酸鈉)和谷朊粉等,應根據需要添加。生產鮮銷的濕切面,可添加食堿?! 《?、工藝流程:原輔料預處理→和面→熟化→壓片→切條→濕切面→干燥→切斷→計量→包裝→檢驗→成品掛面 1、和面 和面操作要求"四定",即:面粉、食鹽、回機面頭和其他輔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;加水量應根據面粉的濕面筋含量確定,一般為25%~32%,面團含水量不低于31%;加水溫度宜控制在30℃左右;和面時間15分鐘,冬季宜長,夏季較短。和面結束時,面團呈松散的小顆粒狀,手握可成團,輕輕揉搓能松散復原,且斷面有層次感。和面設備以臥式直線攪拌器和臥式曲線攪拌器效果較好。近年來,國外已出現先進的真空和面機,但價格昂貴?! ?、熟化 采用圓盤式熟化機或臥式單軸熟化機對面團進行熟化、貯料和分料,時間一般為10~15分鐘,要求面團的溫度、水分不能與和面后相差過大。生產實踐證明,在面團復合之后進行第二次熟化,效果較明顯,國內外已有廠家采用?! ?、壓片 一般采用復合壓延和異徑輥軋的方式進行,技術參數如下:壓延倍數:初壓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~5毫米,復合前相加厚度為8~10毫米,末道面片為1毫米以下,以保證壓延倍數為8~10倍,使面片緊實、光潔。軋輥線速:為保證面條的質量和產量,末道軋輥的線速以30~35米/分鐘為宜?! ≤埰罃岛蛪貉颖龋很埰罃狄?~7道為好,各道軋輥較理想的壓延比依次為50%、40%、30%、25%、15%和10%。軋輥直徑:合理的壓片方法是異徑輥軋,其輥徑安排為復合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240毫米、∮300毫米;壓延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180毫米、∮150毫米、∮120毫米、∮90毫米?! ?、切條 切條成型由面刀完成,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裝使用往往與面條出現毛刺、疙瘩、扭曲、并條及寬、厚不一致等缺陷有關。面刀有整體式和組合式,形狀多為方形,基本規格分為1.0、1.5、2.0、3.0、6.0毫米五種。目前,國內已開發出圓形或橢圓形面刀,解決了條型單一的問題。面刀下方設有切斷刀,作用是將濕面條橫向切斷,其轉速可以根據每桿濕掛面的長度調節?! ?、干燥 掛面干燥是整個生產線中投資最多、技術性最強的工序,與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有極為重要的關系。生產中發生的酥面、潮面、酸面等現象,都是由于干燥設備和技術不合理造成的,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。
掛面廠生產流程和具體工藝介紹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原料和輔料 1、面粉 掛面生產用粉的濕面筋含量不宜低于26%,最好采用面條專用粉,并經"伏倉"處理(指新磨小麥粉在粉倉中存放一段時間)?! ?、水 我國對制面水質尚未作統一規定,一般應使用硬度小于10度的飲用水?! ?、添加劑 面質改良劑主要有食鹽、增稠劑(如羧甲基纖維素鈉、古爾膠、魔芋精粉、變性淀粉)、氧化劑(如偶氮甲酰胺、維生素C)、乳化劑(如單甘酯、蔗糖酯、硬脂酰乳酸鈉)和谷朊粉等,應根據需要添加。生產鮮銷的濕切面,可添加食堿?! 《?、工藝流程:原輔料預處理→和面→熟化→壓片→切條→濕切面→干燥→切斷→計量→包裝→檢驗→成品掛面 1、和面 和面操作要求"四定",即:面粉、食鹽、回機面頭和其他輔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;加水量應根據面粉的濕面筋含量確定,一般為25%~32%,面團含水量不低于31%;加水溫度宜控制在30℃左右;和面時間15分鐘,冬季宜長,夏季較短。和面結束時,面團呈松散的小顆粒狀,手握可成團,輕輕揉搓能松散復原,且斷面有層次感。和面設備以臥式直線攪拌器和臥式曲線攪拌器效果較好。近年來,國外已出現先進的真空和面機,但價格昂貴?! ?、熟化 采用圓盤式熟化機或臥式單軸熟化機對面團進行熟化、貯料和分料,時間一般為10~15分鐘,要求面團的溫度、水分不能與和面后相差過大。生產實踐證明,在面團復合之后進行第二次熟化,效果較明顯,國內外已有廠家采用?! ?、壓片 一般采用復合壓延和異徑輥軋的方式進行,技術參數如下:壓延倍數:初壓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~5毫米,復合前相加厚度為8~10毫米,末道面片為1毫米以下,以保證壓延倍數為8~10倍,使面片緊實、光潔。軋輥線速:為保證面條的質量和產量,末道軋輥的線速以30~35米/分鐘為宜?! ≤埰罃岛蛪貉颖龋很埰罃狄?~7道為好,各道軋輥較理想的壓延比依次為50%、40%、30%、25%、15%和10%。軋輥直徑:合理的壓片方法是異徑輥軋,其輥徑安排為復合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240毫米、∮300毫米;壓延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180毫米、∮150毫米、∮120毫米、∮90毫米?! ?、切條 切條成型由面刀完成,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裝使用往往與面條出現毛刺、疙瘩、扭曲、并條及寬、厚不一致等缺陷有關。面刀有整體式和組合式,形狀多為方形,基本規格分為1.0、1.5、2.0、3.0、6.0毫米五種。目前,國內已開發出圓形或橢圓形面刀,解決了條型單一的問題。面刀下方設有切斷刀,作用是將濕面條橫向切斷,其轉速可以根據每桿濕掛面的長度調節?! ?、干燥 掛面干燥是整個生產線中投資最多、技術性最強的工序,與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有極為重要的關系。生產中發生的酥面、潮面、酸面等現象,都是由于干燥設備和技術不合理造成的,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。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9 18:56
- 訪問量:
一、原料和輔料
1、面粉
掛面生產用粉的濕面筋含量不宜低于26%,最好采用面條專用粉,并經"伏倉"處理(指新磨小麥粉在粉倉中存放一段時間)。
2、水
我國對制面水質尚未作統一規定,一般應使用硬度小于10度的飲用水。
3、添加劑
面質改良劑主要有食鹽、增稠劑(如羧甲基纖維素鈉、古爾膠、魔芋精粉、變性淀粉)、氧化劑(如偶氮甲酰胺、維生素C)、乳化劑(如單甘酯、蔗糖酯、硬脂酰乳酸鈉)和谷朊粉等,應根據需要添加。生產鮮銷的濕切面,可添加食堿。
二、工藝流程:原輔料預處理→和面→熟化→壓片→切條→濕切面→干燥→切斷→計量→包裝→檢驗→成品掛面
1、和面
和面操作要求"四定",即:面粉、食鹽、回機面頭和其他輔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;加水量應根據面粉的濕面筋含量確定,一般為25%~32%,面團含水量不低于31%;加水溫度宜控制在30℃左右;和面時間15分鐘,冬季宜長,夏季較短。和面結束時,面團呈松散的小顆粒狀,手握可成團,輕輕揉搓能松散復原,且斷面有層次感。和面設備以臥式直線攪拌器和臥式曲線攪拌器效果較好。近年來,國外已出現先進的真空和面機,但價格昂貴。
2、熟化
采用圓盤式熟化機或臥式單軸熟化機對面團進行熟化、貯料和分料,時間一般為10~15分鐘,要求面團的溫度、水分不能與和面后相差過大。生產實踐證明,在面團復合之后進行第二次熟化,效果較明顯,國內外已有廠家采用。
3、壓片
一般采用復合壓延和異徑輥軋的方式進行,技術參數如下:壓延倍數:初壓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~5毫米,復合前相加厚度為8~10毫米,末道面片為1毫米以下,以保證壓延倍數為8~10倍,使面片緊實、光潔。軋輥線速:為保證面條的質量和產量,末道軋輥的線速以30~35米/分鐘為宜。
軋片道數和壓延比:軋片道數以6~7道為好,各道軋輥較理想的壓延比依次為50%、40%、30%、25%、15%和10%。軋輥直徑:合理的壓片方法是異徑輥軋,其輥徑安排為復合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240毫米、∮300毫米;壓延階段,∮240毫米、∮180毫米、∮150毫米、∮120毫米、∮90毫米。
4、切條
切條成型由面刀完成,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裝使用往往與面條出現毛刺、疙瘩、扭曲、并條及寬、厚不一致等缺陷有關。面刀有整體式和組合式,形狀多為方形,基本規格分為1.0、1.5、2.0、3.0、6.0毫米五種。目前,國內已開發出圓形或橢圓形面刀,解決了條型單一的問題。面刀下方設有切斷刀,作用是將濕面條橫向切斷,其轉速可以根據每桿濕掛面的長度調節。
5、干燥
掛面干燥是整個生產線中投資最多、技術性最強的工序,與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有極為重要的關系。生產中發生的酥面、潮面、酸面等現象,都是由于干燥設備和技術不合理造成的,因此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